[ Mirror Mirror ]
西澳大學Reflection pond
本來為孔雀而來,結果孔雀瞧不見,換來是同樣美麗的校園建築,和一面會說故事的鏡。
珀斯西澳大學(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),1911年創校,直至70年代之前,它是西澳唯一的大學,也是英屬地區第一家為平民而建,提供普及教育的大學。
那孔雀又是甚麼回事?
早就聽聞西澳大學有孔雀出沒,不時隨處走動,就如咱們的麻雀白鴿般尋常——1975年,大學收到一對孔雀三隻雞作為禮物,據說三隻雞很快便因不同緣故人間蒸發,孔雀倒是一直留在校園定居繁殖,後來漸漸成為某種吉祥物,野生放養,跟學校融為一體。
那個風和日麗的上午,走進西澳大學,先被建築懾住,把孔雀忘記得一乾二淨:大門入口的Winthrop Hall,校內最廣為人知的地標,1932年落成,紀念當年籌辦大學的重要人物 Sir John Winthrop Hackett,西澳一代傳媒大亨,也是西澳大學第一任校長。
150尺高的鐘樓是靈魂,打開一隻眼,遙遙地引路。
建築材料來自沿岸的石灰岩與砂岩,不是預期中的維多利亞或愛德華年代的英國書院建築,而是新羅馬風格(Neo-Romanesque),強調簡潔,不設過多花巧雕塑,大量呈現氣派的迴廊與拱門,落落大方的乾淨,同時令校舍多了一分南歐的明媚。
每當陽光充沛,光影交錯於石柱,營造出複雜有趣的錯視效果,甚至教人想起M.C. Escher的畫作哩。
但,真正耐人尋味是大樓面前的花園,躺著一個小水池,方方正正,不種花種草,就這麼一格子平靜的水。說是水池,不如形容為鏡更為準確。
這的確是一面鏡子,師生口耳相傳的Reflection pond,當年建築師Rodney Howard Alsop為了讓大樓看起來更闊更高,精巧地放下一面鏡,利用倒影來增加空間感,豐富視覺。
當老師同學站在湖的跟前,大樓倒影馬上浮現,如影相隨,意味追求知識必須經過的層層反思與對照,是充滿哲學味道的設計。
漂亮背後,還有鮮為人知的小故事:回到1932年,當Winthrop Hall預備啟用那一天,揭幕儀式即將舉行,可是Reflection pond還未正式竣工,仍是一片爛泥的模樣。
儀式迫在眉睫,為免失禮於人前,當時十數學生自發組成義工隊,跳下去拼命的挖,池塘勉強成型,灌入清水,插幾株附近公園摘來的植物充撐場面,大樓開幕禮這才順利進行——想想那是當年西澳第一所高等學府,未有所謂規矩與禮節,可以靠著一腔熱血衝過去,未必最完美,已經是最好。
除了Winthrop Hall,校園內其他建築也值得慢慢去看,包括呈現現代主義的Reid Library,曾經嬴得英國建築獎項,那迴旋樓梯異常優美,而大樓以水道包圍,日光下粼粼然地,偶爾又有水鳥游過,前方大幅草地,心地非常好的一座圖書館建築,足以讓我這外來人心生妒意。
一直相信,美麗的校舍是要緊的,因為那可能是無數青年接觸建築美學的起點,眼界張開,一代接一代,潛移默化地構成標準。
Reflection pond旁邊,有一張紀念建築師Rodney Howard Alsop的石櫈,後面有一句話,引用英國詩人Robert Bridges的作品:Verily by beauty it is that we come at wisdom。
一字一字深刻雕上,莫失莫忘最是美麗。
https://instagram.com/chan_kit